4、数论派和瑜伽的理论体系
数论是印度非常古老的一个思想学派,起源于印度原始公社时代。它和印度密教、顺世论等有密切关系,后来又被婆罗门教所吸收、改造,成为婆罗门的五个正统学派之一。
早期数论思想体系大约形成于公元前5――4世纪。它的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所谓“因中有果”论,或转变说。即世界万物之“因”,存在于其“果”的本性之中,故要认识万物之“因”,应该从对“果”的本性的认识开始。而对万物本性的认识,除了运用人的“心根”{即常规意义上的思想}和“五知根”{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}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依靠“我的”{既自我意识},要依靠“觉”{觉识}。而“觉识”的显现,必须控制“心根”{思想}的活动,断绝由“五知觉根”而来的种种“虚妄”的感觉。这就是数论的瑜伽实践{或者说数论所定义的瑜伽实践}。
早期数论学派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“自性”或“原质”,或“原初物质”,原初物质是非常精微的、无形的、我们常规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物质,但体现于有形物质的本性之中。数论学派把原初物质的这种性状称为“未显”,“未显”的原质是无形、无差别的、无限的,而且是普遍的。数论学派阐述:宇宙间的一切{包括人的精神}都是原初物质生成的,而且原初物质和由它演化而生成的现象界是不可分或说“不相离”的整体。原初物质有三个基本的属性“德”,被称为三德,即喜、忧和暗。
喜表示轻盈、光明和喜悦的性质。忧表示运动的性质;暗则表示沉重、阻碍和惰性{或习性}。古代数论所说的喜、忧、暗三德,实际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三个共性的要素,即信息{表征事物的特征,光相}、能量{动相}、质量{或习性}。在原初物质中此三德浑然一体,形成了稳固的平衡,处于未显{既浑沌}的状态。而三者平衡的失调的结果,则是宇宙万物的演化。按照数论学派的思想,其演化规律大致如下:从未显状态的平衡的失调中,产生“大”或“觉”,又称“觉识”;从觉识产生“我的意识”{自我}};从我的意识产生:“心根”{即思想}到“五知觉根”;进为“五行动根”{即五种行动器官};又产生五唯{五种精细的成分}。而又由这五种精细的成分产生出“五大”,即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五种本体元素。
关于数论学派“原质”三德之说,实质蕴含着对于宇宙万物的共同要素--形、气、质的深刻认识。但它的由“原质”而生成宇宙万物规律的认识, “原质”说把人本身看作是三德之间的一种稳固的平衡;其次,“原质”说把由“世界”开始演化而生成万物的原因归结为三德之间稳固的平衡的失调。按照《数论颂》的说法,“梵我”似乎是独立于“原质”的,原初物质认识主体、“经验者”和控制体。这样,数论就从它早期的一元本体论{原质说},蜕变为“梵我”+“原质”的二元论本体论了。在二元论数论的体系里,“梵我”是某种精神,它和“原质”的关系是“束缚和被束缚”、“指导和被指导”的关系。它的程序是:原质→觉识→我的→心根+五知觉根+五行动根→五唯{来源于五官的感知}→五大{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}。二元论数论的这一说法和佛家成唯识论倒几乎相似,二者或有渊源。最后,二元论数论的“梵我”,不同于吠檀多学派的梵,它认为世界上有无数“梵我”存在,有一有形物,就有一个“梵我”,这倒真说是数字的色彩。